在哪些中国古书中首次出现了“小康”一词?
声明:如果我们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反馈或合作Q/微信:730553000在当代中国,“小康” 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,代表着人民安居乐业、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。然而追根溯源,“小康” 一词历史颇为悠久,它最早现身于我国古代经典《...
在当代中国,“小康” 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,代表着人民安居乐业、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。然而追根溯源,“小康” 一词历史颇为悠久,它最早现身于我国古代经典《诗经》之中。
《诗经・大雅・民劳》有云:“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” 这首诗创作于西周时期,彼时社会动荡不安,百姓生活艰难,诗中饱含着对民众辛勤劳作的体恤,发出 “汔可小康” 的祈愿,大致意思是百姓太辛苦了,差不多也该过上稍稍安定、富足的生活了,先让王畿之地的百姓受益,进而安抚四方诸侯。这里的 “小康”,虽与如今全面系统的小康社会内涵有所差异,却为后世奠定了基本的概念雏形,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秩序的向往,期望能摆脱贫困、战乱,让社会有一定物质保障,民众能安居乐业。
此后,“小康” 概念历经诸多思想家、政治家的阐释发展。到了西汉,戴圣编纂的《礼记・礼运》篇里,对 “小康” 社会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。书中借孔子之口,讲述在大道隐没后,天下为家,人们各自亲其亲、子其子,货力为己,社会依靠礼仪规范来维持秩序,“是谓小康”。此时的 “小康” 描绘出私有制产生后,以家族为核心,有一定规范制度保障的社会状态,相比《诗经》里单纯从民生角度出发,多了对社会架构、伦理规范层面的界定,丰富了其内涵层次,让 “小康” 从朴素的生活诉求迈向对理想社会模式更为深入的探讨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关键标尺,一路传承演变,持续启迪着后世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,直至今日焕发出全新活力,指引着中国迈向全民共享的高水平小康之路。
总之,从《诗经》初绽曙光,到历代贤达添彩,“小康” 一词承载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梦想,穿越时空,成为今日中国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4-12-22 10:58:11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