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家为什么爱预售
声明:如果我们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反馈或合作Q/微信:730553000近年来,网购发展势头迅猛,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。每到大促那几天,网络延迟、抢不到货、运力紧张等问题就会影响购物体验。为此,商家和平台想出了很多应对方法,预售便是其中之一。
为什么商家爱预售?最直接的好处,就是提前知道能卖多少。
商家怕什么?怕进货太多卖不出去,怕热销商品不够卖导致客户流失。通过预售,能对未来销售量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,从而解决备货和周转问题。如果遇到购物节,预售还能提前制造话题、增加活动曝光度,唤醒消费者的潜在需求。预售打了个时间差,也缓解了平台在购物节期间的流量压力。
在预售中,很多商家利用“锁定效应”,通过先付定金的方式“锁定”客户。预售定金一般都不高,不会让消费者感到“肉疼”。由于不少消费者存在“损失厌恶”,即便后来不想要这个商品了,为了不损失定金,还是会选择付尾款。
对消费者来说,预售模式也有好处。不少人还记得,以前每到购物节,拖着黑眼圈守着零点的到来,“戳烂”屏幕就为抢到自己心仪的商品。预售相当于提前买了“确定性”,而且一般来说预售都相对划算,定金还能“膨胀”数倍抵现金使用,提前锁定了低价!
如今的预售早已不是购物节的专利,变得更加日常。比如,很多小而美的设计师品牌在与消费群体磨合后,上新时也会采取预售的形式,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“饥饿营销”,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,提高用户的忠诚度。再如,季节性极强的生鲜品类也会在采摘季到来前,以相对优惠的价格预售。
然而,预售也有让消费者越来越“不确定”的地方,就是等待的时长。有些商品的预售期从15天到45天甚至更多,还分为第一批、第二批等,商家发货越来越慢,这又是为什么呢?
简单来说,是因为商家“亏怕了”。
曾有商家对媒体哭诉,自家女装退货率高达80%,成本和库存压力难以承受。为了控制成本,商家会根据预售订单量先订制一部分商品试水,看看市场反响再订制第二批。
长时间的等待,让一些“可买可不买”“先试试再说”的买家适时放弃了预售,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了成交量。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,这种不确定的预售影响了用户的消费体验:想要的商品不能立马拿到手,只能苦苦等待,甚至有部分商家到了承诺时间还迟迟不发货……
在诸多不便因素下,还愿意等预售订单发货的买家,想必是真心需要。对消费者来说,只要最后的产品“物超所值”,等待就是值得的。但预售这种销售形式,要想走得更远,还需兼顾买卖双方的诉求,质量、价格与服务,缺一不可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樊楚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