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?
白露时节有以下传统习俗:
1. 饮白露茶: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,到了白露前后迎来又一生长佳期。此时采摘的茶叶称为“白露茶”,其既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,也不似夏茶那样干涩味苦,而是有独特的甘醇清香,深受爱茶之人的喜爱。
2. 啜米酒:在湖南、江浙等地,每到白露时节,人们会用糯米、高粱等五谷酿酒,用以待客。这种酒被称为“白露米酒”,温中含热,略带甜味,不仅可以直接饮用,还能用来制作桂花米酒圆子、米酒煨蛋等美食。
3. 收清露:古人认为晶莹剔透的白露有益寿养颜之效,于是在暑消转凉之时收集清露,或煎药助寿,或用于煮茶、配药、润眼等。明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上就有记载:“秋露繁时,以盘收取,煎如饴,令人延年不饥”。
4. 吃龙眼:在福建福州,有“白露必吃龙眼”的习俗。龙眼有益气补脾、养血安神、润肤美容等功效,而白露前的龙眼个大、核小、味甜、口感好,所以人们认为在白露时吃龙眼对身体有益。
5. 食“十样白”:在浙江温州等地,人们会在白露当天采集十种名字中带“白”字的草药和食材,如白芍、白芨、白术、白扁豆、白莲子、白茅根、白山药、白茯苓、白晒参等,与白毛乌骨鸡或鸭子同炖。人们认为吃了这样的药膳可以滋补身体、缓解关节炎症状、滋阴润燥。
6. 祭禹王:江苏太湖流域有祭祀禹王的习俗。治水英雄大禹被太湖畔渔民尊为“水路菩萨”,每年正月初八、清明、七月初七及白露时节,都会举行祭祀禹王香会,尤以清明、白露春秋两祭最为隆重,历时一周。
7. 推燕车:这是山东省郯城县的地方民俗。白露时节,孩子们会推着长辈精心制作、色彩鲜艳、可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在户外奔跑,既可以增强体质,又能愉悦身心。
8. 斗蟋蟀:在江浙一带,白露时节流行斗蟋蟀。这一习俗始于唐代,自白露至寒露期间,蟋蟀已长成熟,雄虫间易发生争斗,成为斗蟋蟀的最佳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