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哆嗦发抖怎么回事
狗狗作为人类最忠诚的伙伴,它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主人的心。当看到自家狗狗哆嗦发抖时,许多主人都会心急如焚,担心狗狗是不是生病了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。其实,狗狗哆嗦发抖的原因多种多样,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剖析一下。
一、环境因素
寒冷
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就像人类在寒冷天气会瑟瑟发抖一样,狗狗也不例外。尤其是一些短毛犬、小型犬,它们自身的毛发保暖性相对较差,在气温骤降、冬天外出或者长时间待在空调温度过低的室内时,身体就会通过哆嗦发抖来产生热量,维持体温。比如吉娃娃,它们体型娇小,体表脂肪少,对寒冷更为敏感,主人如果发现吉娃娃在冬天蜷缩成一团且身体发抖,那大概率是冻着了,得赶紧给它添衣保暖或者调高室内温度。
恐惧与不安
狗狗是敏感的动物,陌生的环境、巨大的声响、新出现的人或动物都可能让它们心生恐惧。当带狗狗去医院、宠物店、陌生的户外场所时,周围嘈杂的声音、陌生的气味以及不熟悉的景象会让狗狗高度紧张,进而出现哆嗦发抖的情况。例如过年期间的鞭炮声,对很多狗狗来说简直就是 “噩梦”,它们会吓得躲在角落里发抖,试图寻找安全感。另外,家里来了陌生客人,一些胆小的狗狗也会因害怕而哆嗦,这时候主人温柔的安抚能帮助它们慢慢平静下来。
二、健康问题
疼痛
狗狗不会说话,当身体某个部位受伤或患病产生疼痛时,哆嗦发抖往往是它们表现不适的方式之一。比如骨折、扭伤、关节炎等骨骼肌肉问题,狗狗在移动受伤部位或者试图站立、行走时,由于疼痛刺激,身体会不自觉地颤抖。还有像牙齿疾病,严重的牙结石、牙龈发炎、口腔溃疡等,吃东西的时候疼痛难忍,狗狗可能会边吃东西边哆嗦,主人如果发现这种情况,要及时带狗狗去看兽医,检查口腔健康。
发烧
狗狗发烧时,身体的体温调节机制紊乱,为了散热,身体会通过颤抖来加速血液循环,这时候狗狗通常还伴有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、嗜睡等症状。主人可以用手摸摸狗狗的耳朵、肚皮,如果感觉比平时热很多,最好使用体温计给狗狗测量肛温,一旦体温超过 39.5℃,就要尽快就医,查明发烧原因,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低血糖
一些小型犬、幼犬或者年老体弱的狗狗,由于进食不足、长时间未进食、过度运动消耗能量过多等原因,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。低血糖会导致狗狗身体虚弱、颤抖,严重时甚至会昏迷。比如玩具贵宾犬,它们食量较小,如果主人没有按时喂食,狗狗就可能因低血糖而哆嗦,此时喂一些葡萄糖水或易消化的食物,能快速缓解症状。
三、中毒反应
狗狗误食了有毒物质,如巧克力、洋葱、葡萄、灭鼠药、农药等,这些毒物会对狗狗的身体器官造成损害,引发中毒症状,其中就包括哆嗦发抖。巧克力中的可可碱和***,洋葱中的硫化物,葡萄中的未知毒素等,都会干扰狗狗的神经系统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,使狗狗出现身体颤抖、呕吐、腹泻、抽搐等症状。一旦发现狗狗有误食毒物的可能,时间就是生命,要立即带狗狗去宠物医院进行催吐、洗胃、解毒等紧急处理。
狗狗哆嗦发抖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,作为主人,日常要多留意狗狗的状态,仔细观察伴随症状,以便准确判断原因,及时给予狗狗恰当的照顾和治疗。如果对狗狗的健康状况拿不准,不要犹豫,尽快咨询兽医,确保狗狗能健康快乐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