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冰戏”-古人冬日在冰雪中的欢娱
冬季,当“大雪封河”,天地间一片银白,河流冰封,在古代,这却是人们开展“冰戏”的绝佳时节。那这“冰戏”究竟所指为何?它又蕴含着古人怎样的生活情趣与智慧?
“冰戏”,即古人在冰封的河面上进行的各类冰上活动,其形式丰富多样,精彩纷呈。其中,最负盛名的当属滑冰。早在宋代,我国就已出现了滑冰运动的雏形,不过那时它还被称为“冰嬉”。到了清代,“冰嬉”更是盛极一时,成为皇家冬季的重要娱乐项目与军事训练内容。
皇家的冰嬉场面蔚为壮观。八旗子弟们身着鲜艳的服饰,在冰面上飞驰。他们的滑冰技巧高超,有单脚滑行、双脚跳跃、旋转等各种动作,甚至还能在滑行过程中表演射箭等技艺。冰面上,他们宛如矫健的飞燕,你追我赶,冰嬉表演时,常常伴有锣鼓喧天,观者如潮,热闹非凡。皇帝与王公大臣们也会亲临观赏,为这冰上盛会增添了无尽的荣耀与威严。
民间的冰戏则更具生活气息与自由欢乐的氛围。孩子们是冰戏的主力军,他们在冰面上嬉笑玩耍,简单的自制冰车成了他们的最爱。一块木板,下面镶嵌两根铁条或木条,孩子们坐在上面,手持木棍,用力一撑,冰车便在冰面上滑出老远。或是几人一组,相互牵拉,进行冰上“拔河”比赛,欢笑声、呼喊声在冰面上回荡。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,有的进行较为简单的滑冰活动,舒展筋骨,锻炼身体;有的则会在冰上进行垂钓,在冰洞旁耐心等待鱼儿上钩,于寒冷中享受那份静谧与收获的期待。
除了滑冰与冰车,还有冰上蹴鞠。这是将蹴鞠运动移至冰面之上,参与者既要在光滑的冰面上保持平衡,又要准确地传球、射门,难度颇高,却也趣味无穷。冰上捶丸同样别具一格,类似于现代的高尔夫球,在冰面上击打小球入洞,考验着参与者的技巧与策略。
古人的“冰戏”并非仅仅是娱乐消遣,它还与军事训练紧密相连。在北方寒冷地区,军队利用冬季河面冰封的时机,组织士兵进行冰上作战训练。士兵们在冰面上练习行军、布阵、战斗技巧等,以提高在严寒环境与特殊地形下的作战能力。这种军事训练与冰戏的融合,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以及对军事素养的重视。
冬季的“大雪封河”不再是寒冷与寂静的代名词,古人的“冰戏”将其变成了欢乐与活力的舞台。从皇家的盛大冰嬉到民间的质朴欢娱,从单纯的娱乐活动到军事训练的延伸,“冰戏”承载着古人对冰雪的热爱,对生活的热情,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积极探索、创造乐趣与价值的智慧。它是我国古代冬季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,虽历经岁月变迁,但其所蕴含的欢乐、活力与文化内涵依然熠熠生辉,透过历史的长河,向我们诉说着古人那充满趣味与诗意的冬日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