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慎最有名的十首诗词赏析
杨慎,明代三才子之首,其诗词造诣深厚,流传千古。以下是他最有名的十首诗词:
1.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作为《三国演义》的开篇词,此词无人不知。杨慎以长江之水起兴,感慨英雄人物如浪花般转瞬即逝,而青山依旧,夕阳照常升起落下,体现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豁达与超脱。渔樵的形象代表着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,在历经沧桑后,笑看古今之事,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与哲理。
2.《出郊》
高田如楼梯,平田如棋局。
白鹭忽飞来,点破秧针绿。
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田园风光,生动形象。将高田比作楼梯,平田比作棋局,展现出农田的独特形态。白鹭的突然飞来,如点睛之笔,“点破”一词用得极为巧妙,让静态的画面瞬间有了生机与活力,给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。
3.《宿金沙江》
往年曾向嘉陵宿,驿楼东畔阑干曲。江声彻夜搅离愁,月色中天照幽独。
岂意飘零瘴海头,嘉陵回首转悠悠。江声月色那堪说,肠断金沙万里楼。
此诗是杨慎在被贬云南途中所作,充满了今昔对比的感慨。曾经在嘉陵江边的闲适与如今在瘴海之地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,江声和月色在此时更增添了他的离愁别绪,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。
4.《水调歌头·灵宝县赏牡丹》
春宵微雨后,香径牡丹时。雕阑十二,金刀谁剪两三枝。六曲翠屏深掩,一架银筝缓送,且醉碧霞卮。轻寒香雾重,酒晕上来迟。
席上欢,天涯恨,雨中姿。向人如诉,粉泪半低垂。九十春光堪借,万种心情难写,欲将彩笔寄相思。晓看红湿处,千里梦佳期。
上片描写了牡丹的华贵之态,雨后的牡丹在精致的环境中更显娇艳。下片则赋予牡丹以人的情感,它似有天涯之恨,雨中的姿态惹人怜爱。杨慎借牡丹抒发了自己的复杂心情,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,又有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。
5.《柳》
垂杨垂柳管芳年,飞絮飞花媚远天。金距斗鸡寒食后,玉蛾翻雪暖风前。
别离江上还河上,抛掷桥边与路边。游子魂销青塞月,美人肠断翠楼烟。
诗中的柳既是自然之景,又蕴含着悲剧的意味。飞絮飞花的描写展现了柳的柔美,而柳在不同地方的“抛掷”,则暗示了命运的漂泊不定。游子与美人的情感融入其中,更增添了诗歌的哀愁之感,对仗工整,意境深远。
6.《于役江乡归经板桥》
千里长征不惮遥,解鞍明日问归桡。真如谢朓宣城路,南浦新林过板桥。
杨慎被贬云南,长途跋涉后到达板桥,以谢朓行旅之苦喻自己的艰辛。此诗体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,以及对前路的思考,虽历经磨难,但仍积极面对。
7.《三岔驿》
三岔驿,十字路,北去南来几朝暮。朝见扬扬拥盖来,暮看寂寂回车去。
今古销沉名利中,短亭流水长亭树。
诗中通过对三岔驿这个十字路口的描写,展现了来来往往的行人。早上还得意洋洋的人,傍晚就可能失意而归,揭示了名利的虚幻和人生的无常。短亭、长亭与流水、树木的描写,更增添了一种岁月流逝的感慨。
8.《转应曲》
银烛,银烛,锦帐罗帏影独。离人无语消魂,细雨斜风掩门。
门掩,门掩,数尽寒城更点。
这首词以银烛为引,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。离人在细雨斜风的夜晚,独自掩门,数着更点,寂寞与愁苦溢于言表,情感细腻而真挚。
9.《鹧鸪天·元宵后独酌》
千点寒梅晓角中,一番春信画楼东。收灯庭院迟迟月,落索秋千翦翦风。
鱼雁杳,水云重,异乡节序恨匆匆。当歌幸有金陵子,翠斝清尊莫放空。
在元宵佳节之后,寒梅、晓月、收灯的庭院、冷落的秋千,构成了一幅冷清的画面。词人在异乡思念家乡,感叹时光匆匆,唯有借酒消愁,体现了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。
10.《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》
七十余生已白头,明明律例许归休。归休已作巴江叟,重到翻为滇海囚。
迁谪本非明主意,网罗巧中细人谋。故园先陇痴儿女,泉下伤心也泪流!
这是杨慎临终前所作,充满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。他本应归休,却又遭逢变故,再次成为“滇海囚”。诗中表达了对朝廷中奸佞之人的不满,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,情真意切,令人动容。
杨慎的这十首诗词,风格各异,或豁达、或哀怨、或清新、或深沉,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文学才华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