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剧“念”韵新声:传统念白如何激活国潮基因
在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,一件周信芳演出的蟒袍旁,年轻学子正用数字化设备体验“韵白”与“京白”的转换——这正是当下京剧念白传承的鲜活缩影。作为京剧“唱念做...
在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,一件周信芳演出的蟒袍旁,年轻学子正用数字化设备体验“韵白”与“京白”的转换——这正是当下京剧念白传承的鲜活缩影。作为京剧“唱念做打”四功中的核心,“念”即念白,是融合韵律、节奏与人物性格的舞台语言艺术。
传统念白分“韵白”“京白”“方言白”三脉:韵白承中州韵,适于庄重场景;京白以北京语音为基础,透着市井鲜活;方言白则点缀地域特色,如《审李七》中的“怯口”李七。梨园行素有“千斤白四两唱”之谚,足见其重要性——没有念白的剧目比比皆是,但缺了念白,人物便失了魂。
当下,念白正与国潮碰撞出新火花。国家京剧院青年团以《雄安人家》等新编剧目探索现代念白创新,将传统韵白融入时代叙事;澳门培正中学则通过京剧与书法融合体验,让“京白”在年轻群体中活起来。更令人瞩目的是科技赋能:AR技术让静态脸谱“活化”为动态唱段,VR设备则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《女驸马》的经典念白,从“单向观赏”转为“入戏共创”。
正如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所言:“用先进技术呈现传统,吸引观众的是时尚,征服他们的依然是传统。”当“念”的声韵与数字技术、国潮设计交织,京剧不仅在校园、剧场焕发新生,更在短视频平台、跨界联名中破圈传播,让90后、00后成为非遗戏剧的主要观众。这,正是传统念白在当代的“活态传承”之道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9-13 10:42:59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