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集小象

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受哪部古代典籍启发

栏目:资讯作者:时间:2025-04-25 09:34:57

点击添加客服:730553000

在医学发展的漫长进程中,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一伟大成就,犹如一颗璀璨明星,照亮了人类对抗疟疾的道路。而在这一重大发现背后,有一部古代典籍发挥了...

在医学发展的漫长进程中,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一伟大成就,犹如一颗璀璨明星,照亮了人类对抗疟疾的道路。而在这一重大发现背后,有一部古代典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,它就是东晋葛洪所著的《肘后备急方》。

20世纪60年代,疟疾在全球肆虐,严重威胁人类健康。1967年,我国启动代号为“523”的项目,旨在寻找有效的抗疟疾药物。1969年,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参与其中,她担任课题组组长。为攻克难题,屠呦呦带领团队系统查阅古代文献,希望从传统中医药中找到线索。

在大量的典籍研究中,《肘后备急方》里的一句话让屠呦呦眼前一亮。该书卷三治寒热诸疟方中记载: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。”意思是取一把青蒿,用水浸泡后,捣碎绞取汁液,然后全部服用。这一独特的用药方式,与传统的煎煮法不同,采用的是“浸(泡)”后绞汁的冷提取法。

受此启发,屠呦呦推测,高温煎煮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。于是,她大胆尝试改变提取方式,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来提取青蒿素。在此之前,团队采用传统高温方法提取青蒿有效成分,效果并不理想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,1971年10月4日,屠呦呦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“191号样品”,该样品对鼠疟、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%。

《肘后备急方》作为一部古代医学方书,虽然没有详细阐述青蒿抗疟的原理,但其中简洁而独特的记载,为屠呦呦团队指明了方向。这部典籍中蕴含的传统医学智慧,在现代科研的探索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除了《肘后备急方》,屠呦呦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还系统检阅了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纲目》等中医典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,被公认为后世一切本草书的源头和基础,其中已经记载了“青蒿”之名。而《本草纲目》首次将青蒿和黄花蒿分开来记述,虽在药用功效的归属上存在一些错误,但明确了二者正式独立成两“种”植物、两味药,这比起前人来说是极大的进步。

屠呦呦从《肘后备急方》等古代典籍中汲取灵感,结合现代科学技术,成功提取出青蒿素,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这一历程充分展现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巨大潜力,也让世界看到了古代典籍中所蕴含的宝贵医学价值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4-25 09:34:57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阅读:45次

相关文章

“白话”的含义与演变

在日常交流和阅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白话”这个词,那么“白话”究竟是什么意思?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,白话是与文言文相对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,指的是以现代...
2025-05-03

为何没人住的房子老化速度更快

在城市角落或乡村田野,常常能看到无人居住的房屋,它们墙面斑驳、门窗残破,相比有人居住的房屋,老化速度明显更快。为什么没人住的房子会“老”得特别快?背后...
2025-05-03

三七粉真的能养生吗?科学解读其养生价值

近年来,三七粉作为传统中药材制成的养生品,备受大众关注,不少人将其视为养生保健的“神器”。那么,三七粉真的能养生吗?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深入探究。三七...
2025-05-03

高血压患者不能吃鱼吗?

不少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小心翼翼,坊间甚至流传“高血压不能吃鱼”的说法,这让很多人困惑不已。那么,高血压患者真的不能吃鱼吗?答案并非如此绝对,科学研究和...
2025-05-03

买房选楼层必看 最佳楼层如何挑

买房时,“最好的楼层是几楼”是困扰众多购房者的难题。其实,最佳楼层的选择受采光、通风、噪音、价格、个人需求等多因素影响,没有绝对答案,需综合考量。从采...
2025-05-03

常见疑问代词大盘点

在汉语的语言体系中,疑问代词是我们日常交流、提问以及书面表达时频繁使用的词汇工具,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提出问题、寻求信息。那疑问代词到底有哪些呢?接下来就...
2025-05-03

睡觉朝左好还是朝右

睡眠姿势看似是生活小事,却与健康息息相关。很多人都纠结过:睡觉朝左好还是朝右?其实,两种睡姿各有利弊,适合的人群也有所不同。从人体生理结构来看,朝右侧...
2025-05-03

癞蛤蚆与蛙的区别详解

在自然界中,癞蛤蚆(蟾蜍)和蛙常常被人们混淆。其实,这两种两栖动物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,了解这些区别,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。外观形态差异显著从皮...
2025-05-03

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