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洪洞县里无好人”说法的由来
在民间俗语里,“洪洞县里无好人”这句话流传甚广。乍一听,像是对山西洪洞县所有人的全盘否定,可实际上,它的出现有着特定历史渊源。这句俗语主要源自京剧《玉...
在民间俗语里,“洪洞县里无好人”这句话流传甚广。乍一听,像是对山西洪洞县所有人的全盘否定,可实际上,它的出现有着特定历史渊源。
这句俗语主要源自京剧《玉堂春》,故事原型发生在明朝。苏三本是山西大同府人,原名周玉姐,自幼父母双亡,被拐卖至北京一家妓院。在妓院里,她邂逅了官宦子弟王景隆,二人情投意合。王景隆在苏三鼓励下发奋读书,最终考取进士。
后来,苏三被妓院老鸨卖给山西洪洞的马贩子沈燕林为妾。沈燕林的妻子皮氏,长期与人私通,她与奸夫赵昂合谋,用毒药害死沈燕林,并嫁祸给苏三。洪洞县衙将苏三与皮氏一同收押。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一千两银子贿赂县衙,收了赃款的知县立刻翻脸,对苏三严刑逼供,苏三不堪酷刑,被迫画押,被判死刑,打入死囚牢,而真凶皮氏却逍遥法外。
彼时,苏三的情人王景隆已上任山西巡抚,听闻苏三被判死罪,便前往洪洞暗访,得知苏三被陷害。王景隆下令将此案相关人员押往太原,为避嫌,把案件托付给公正的刘推官审理。最终,案件真相大白,皮氏伏法,受贿知县被撤职,苏三冤情得雪。
在京剧《玉堂春》里,苏三被押解往太原复审,离开洪洞时,回想起在洪洞县衙遭受的种种不公与折磨,悲愤交加,唱出“越思越想心头恨,洪洞县内就无好人”。这句唱词流传开来,久而久之,让很多人误解为整个洪洞县的人都不好。但实际上,苏三所指的应是腐败的洪洞县衙,并非洪洞县的普通百姓。
洪洞县本身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著名的洪洞大槐树是全国以“寻根”和“祭祖”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。当地百姓淳朴善良,不能因一句戏剧唱词而被以偏概全。“洪洞县里无好人”这句俗语,更多是对当时封建衙门腐朽、司法黑暗的批判与讽刺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4-23 10:18:2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