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大“假水果骗局”,看完你还敢随便买吗?
水果,本应是大自然馈赠的健康美味,可如今一些“假水果”却悄然混入市场。央视曾曝光5大“假水果骗局”,消费者需警惕。水果西兰花:号称膳食纤维顶15根香蕉,...
水果,本应是大自然馈赠的健康美味,可如今一些“假水果”却悄然混入市场。央视曾曝光5大“假水果骗局”,消费者需警惕。
水果西兰花:号称膳食纤维顶15根香蕉,售价高昂。实际它多是普通西兰花的小个头或残次品,只是在名字前加了“水果”二字,口感和营养与普通西兰花几乎无差,完全是利用噱头抬高价格,妥妥的智商税。
金西梅:外观红黄相间、色泽诱人,看似新奇高端水果。但它根本不是西梅品种,而是未成熟的李子或桃子经加工制成。不仅营养流失,还可能因加工时使用大量糖精、色素等添加剂,危害身体健康,堪称“景区刺客小吃”。
藏乌梨:以乌黑外观吸引眼球,被商家宣传为高原珍贵水果,称富含花青素、硒等成分,售价单个高达10-30元。实则是普通梨经高温加热,表皮氧化变黑的产物,商家吹嘘的营养成分并不存在,高温还让其原有的营养流失。
爆炸桃:因独特裂开外观和“糖度爆表”宣传走红。它其实是晚熟冬桃“映霜红”,因果实成熟时前期干旱、后期雨水多,果肉膨胀快于果皮而开裂。以往这是残次品,如今却被包装成网红水果,价格翻倍。且裂口处易滋生细菌,存放久了还可能发霉,食用有健康风险。
野生猕猴桃:许多人觉得“野生”代表绿色健康。但市场上所谓的野生猕猴桃,多是人工种植中因外形、个头、表皮不佳被淘汰的次品果。不良商贩利用消费者对“野生”的偏爱,稍加修饰就将其包装成“深山老林的天然水果”。
购买水果时,大家切勿被新奇名字和宣传迷惑,要理性判断,仔细甄别,别让“假水果”破坏了健康和心情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4-06 11:03:23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